更新時間:2019/11/18 10:56:24 作者:余建斌 來源:人民日報 點擊數:1876 |
網絡空間治理事關民生,民生無小事,保障網民權益就是保障民生
最近一段時期,“瀏覽器主頁劫持”成為媒體和公眾關注的焦點話題。尤其在互聯網上,相關關鍵詞登上微博熱搜榜單,吸引了過億閱讀量。包括“瀏覽器主頁劫持”、APP權限要求過多、用戶信息被違規(guī)收集等在內的網絡技術霸凌現象,持續(xù)引發(fā)熱議。通過媒體的連續(xù)追蹤報道,相關企業(yè)迅速表態(tài)、進行整改,監(jiān)管部門、行業(yè)協會也發(fā)出權威聲音,表示將加強監(jiān)管。
對廣大網民來說,“瀏覽器主頁劫持”并不鮮見,很多人都中過招。這樣一個網絡空間“司空見慣”的小問題,為何能引起這么大的共鳴?說明廣大網民已意識到這些網絡頑疾的危害,期待盡快整治;說明打擊網絡技術霸凌亂象的確深得民心,網民拍手稱快;說明網絡空間治理事關民生,民生無小事,保障網民權益就是保障民生。
以互聯網技術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發(fā)展,深刻改變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。隨著互聯網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,入網門檻進一步降低,技術進步和服務創(chuàng)新為經濟和社會發(fā)展帶來巨大紅利,彰顯“科技帶來美好生活”的意義。與此同時,互聯網從最初的工具、渠道、平臺,逐步變成一個復雜的網絡空間,甚至出現了“灰色”地帶和隱藏黑色利益鏈條的“陰影”地帶。
一方面,打擊互聯網違規(guī)違法行為的力度在不斷加大,保護公民個人信息數據的措施在不斷完善;另一方面,網絡技術霸凌行為仍然存在。部分互聯網企業(yè)利用“瀏覽器主頁劫持”“APP數據劫持”等獲得流量和數據信息,無視和藐視用戶的知情權和選擇權;不法分子利用木馬病毒和各種詐騙手段盜竊用戶個人隱私和數據、牟取非法利益的現象時有發(fā)生;各種虛假、誤導信息層出不窮……治理這些互聯網頑疾,不可能一蹴而就,但問題擺在那里,治理必須跟上。
截至去年底,我國網民規(guī)模達8.29億,手機網民規(guī)模達8.17億。保障網絡空間天朗氣清、生態(tài)良好,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題中應有之義;ヂ摼W不是法外之地,不能讓亂象滋生蔓延,針對網絡空間的痼疾和新問題,亟須完善法律法規(guī),加大治理力度,加強行業(yè)自律,鼓勵社會監(jiān)督。各方協同,形成合力,善用組合拳,打好主動仗,切實保護億萬網民權益,增強百姓在國家信息化發(fā)展中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【編輯:admin】 |